牙槽骨对牙齿起着重要的作用,牙槽骨保护的好,牙齿才不容易脱落。牙槽骨受到破坏,就容易形成牙周炎,从而造成牙齿松动或脱落。 那么什么是牙槽骨呢?牙槽骨有什么功能?牙槽骨和基底骨有什么区别呢?
🔹什么是牙槽骨?

牙槽骨也称为牙槽突,它是上颌骨和下颌骨的一部分,它们形成并支撑牙槽骨。与牙骨质和牙周韧带一起形成嵌入牙周组织的一部分。牙槽骨也是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。两颗相邻牙齿之间的牙槽骨部分称为牙间骨。
上下颌骨分为上颌骨或下颌骨的基底部分或主体,以及牙槽骨。这种牙槽骨在失去牙齿或拔牙后会逐渐消失并被重新吸收。由于成骨细胞(骨形成细胞),牙槽骨在拔出后需要45天才能再生。
牙槽突包含容纳牙根的牙槽。牙槽骨与牙骨质和牙周韧带一起形成牙槽骨关节。
在解剖学上,牙槽骨形成牙槽壁(牙齿所在的地方)。这些肺泡可以是简单的或复合的,具有两个或三个内部肺泡分区,具体取决于它们是否被具有一个根、两个根或三个根的牙齿占据。
牙槽骨接受来自相应上颌骨和下颌骨突的血液供应。
🔹牙槽骨的结构
在上颌骨上,牙槽突是位于下表面的脊。在下颌骨上,它是位于上表面的脊。它由上颌骨最厚的部分组成。这些结构固定牙齿并被牙龈包裹,成为口腔的一部分。
牙槽突包括与牙周韧带 (PDL) 相邻的致密骨区域。这在 X 光片上被称为硬脑膜。它是通过牙周韧带从根部附着到牙骨质上的硬膜层。在研究病理病变的射线照片时,硬脑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。
牙槽突也有支撑骨,两者具有相同的成分,包括纤维、细胞、细胞间质、神经、血管和淋巴管。
牙槽嵴是牙槽骨的最颈部边缘。健康时,牙槽嵴略高于牙骨质牙釉质交界处 (CEJ) 约 1.5-2 毫米。健康时,相邻牙齿的牙槽嵴沿颌骨的高度也是一致的。
支撑牙槽骨的结构由皮质骨和小梁骨组成。皮质骨,也称为皮质板,由位于牙槽骨的面部和舌表面的致密骨板组成。这些皮质板通常厚约 1.5-3 毫米。小梁骨含有松质骨,它位于牙槽骨和皮质骨之间。
🔹牙槽骨的组成

牙槽骨由基于其重量的67%的无机材料和33%的有机物质组成。无机材料主要由钙和磷酸盐组成。矿物质含量主要以羟基磷灰石钙晶体的形式存在。有机材料由胶原和非胶原材料组成。骨骼的细胞成分由成骨细胞、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组成。
成骨细胞通常呈立方形,形状略微拉长。它们合成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。这些细胞的质膜外表面含有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。成骨细胞的功能包括通过合成骨的有机基质形成骨、细胞间的通讯和维持骨基质。
🔹牙槽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?
牙槽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每颗牙齿的牙槽容纳和支撑牙齿。因为有牙槽骨,牙齿才能在咀嚼、发声和吞咽食物等动作中保持不动。而且它还消除了这些动作产生的力量。
更重要的是,牙槽骨保护循环的神经和血管。因为它含有钙等矿物盐,所以它起到钙库的作用。
🔹牙槽骨流失可以逆转吗?

就其本身而言,牙槽骨流失无法逆转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下巴和牙齿周围的骨头会继续吸收,导致更多的牙齿脱落、疾病和疼痛。
🔹什么是基底骨?
基底骨是下颌骨和上颌骨的骨组织,不是牙槽突。因此,基底骨位于牙槽突下方。换句话说,牙槽突位于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基底骨上。在下颌体中,基底骨是两个主要部分之一。基底骨形成牙齿骨骼的结构。此外,基底骨包含大部分肌肉附件。基底骨甚至在牙齿发育之前就开始在胎儿中发育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基底骨高度趋于增加。
🔹牙槽骨和基底骨有什么区别?
基底骨和牙槽骨之间的主要区别是,基底骨是下颌骨和上颌骨骨组织中除牙槽突外的主要部分之一,而牙槽骨是排列牙槽的骨。此外,在功能上,基底骨形成牙齿骨骼的结构,而牙槽骨支撑牙齿。此外,基底骨和牙槽骨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基底骨在胎儿开始发育,而牙槽骨则从牙囊发育。不过,基底骨和牙槽骨均存在于上颌骨和下颌骨中,因此,它们是下颌骨和上颌骨的一部分。